早在刚刚进入21世纪的时候,专门讨论中国老龄化、老龄产业以及老龄化与地产关系的人群已经出现。
到2005年前后,所谓中国地产业界,或根本上基于房地产新突围,已有为数不少的投资开发商宣称“较深入地进入了老年地产实业”。
2006年,在重庆召开了老年产业博览会,有30家涉足老年地产的房地产企业参加。当时的报道说:去年(2005年)“老博会”没有房地产商参展;本次20家开发健康人居主题地产的企业问询者络绎不绝;位于中心展厅的另10家“专门从事老年地产项目开发”的地产商几乎围满了人;会上有6个老年房地产项目签约金额近40亿元。
应该说,从那时起,中国老年地产,乃至中国老龄产业,标志性的进入到一个“迅猛发展时期”,并直至2012年前后,业界甚至媒体,开始了“理论来自实践,而理论企图更深地指导实践”的大讨论,一时间洛阳纸贵。
但那时的讨论甚至直至今日,尚局限于诸如“养老地产还是新兴事物(甚至补课老龄化),许多开发者都看到商机,但具体落实面临许多实际问题(有的列出了具体问题)”等层面。
即使今日所谓“老龄地产”、“老年地产”、“养老地产”乃至“银色产业”等概念和理论,仍处于应该深入探究或广泛普及的状态,但所谓中国地产本身的发展或突围转型,已经使大批投资开发商,在这个领域走得很深、很远,
资料表明,如今“老年地产”等,在地产产品或项目类型中的比例,“占到了几乎40%的比例,尤其所谓郊区地产,以及2、3线城市的一些所谓综合地产项目,即使与旅游地产等关系更为贴近,但它们都无一例外地在其中涉及有老年地产”(相关资料略)。
随着对“老年地产”等的深入实践,期间有人提出了“养老地产地产开发模式”并实质上是从一定角度梳理所谓养老地产项目的形式,包括:社区型养老地产、组团养老开发、普通社区配套养老产品、成熟社区周边插建老年设施、与医疗结合设置养老设施、与国际品牌共同开发甚至与保险业结合投资养老地产、与护理服务结合充实养老地产、普通地产转型开发养老地产以及盘活国有资产改造老年设施等。
说到与国外品牌合作进行中国的养老地产开发,应该说到2012年10月,有所谓中国老龄产业某协会组织召开有研讨会,邀请了美国普尔特公司前CEO、美国比利来公司总裁总、美国安布罗希公司总裁等参加讨论,研讨的内容仍主要涉及老龄问题理论研究、各类政策探讨、什么是养老产业甚至更完善的养老设施包括什么等方面。
2013年7月北青网也以“坐式洗浴盆避免老年人洗浴时出现滑倒及溺水”为引导,撰文论述诸如“养老住宅,到底应该满足哪些基本条件?养老地产开发及运营模式到底存在哪些问题?市场上有无成功的范例?有关部门面对“迷雾”一般的养老地产又该有何作为?国外养老地产发展模式、老年人生活方式究竟有何借鉴与学习之处?”等问题,并在讲述了北京周边几个相关项目后结论性提出了诸如“吆喝概念、收费较高、软服务不到位、长期运营能力较差、养老观念陈旧”等“存在的问题”。
深入地说,在目前中国养老地产等的实践之外或老龄地产市场之内,尤其在众多的后来者中,更多的人仍处在研究学习或把握理论,以促进对甚至“什么是老年地产或养老地产设施应该包括什么”的认识层面,以及正学习着怎样做老年地产的层面。
总之,如果说人口老龄化作为一场无声革命,起码已经客观地丰富了中国房地产的内容或改变着中国房地产的发展轨迹,那么,作为可以借助老龄产业或养老产业等而发展的中国房地产本身,仍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