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从来没有一个行业,像房地产开发一样频繁地把如此之多本与商业无关的概念和术语,当作本行业进行专业沟通、研究甚至执行经营策略的术语。这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板块”。
这本是一个自然科学的术语,最早见于地理学家魏格纳的《大陆和海洋的形成》,这个概念本是用来解释我们生存世界如今的样貌是如何形成的,后来,就被借用到了资本市场领域,再后来,就成了房地产行业必备的专业术语,也几乎成了房地产项目操盘运营的重要方法。
如果你的项目是在一个已经成熟的板块中,那么你是幸运的,因为这意味着你的项目可以分享区域板块价值的红利;如果你的项目所在还没有一个板块,那也不要紧,至少你可以看看,未来这里是否可能成为一个新的板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恭喜你,你逢低入市了——对于购房人来说,也是一样的道理。
我想,你一定关心,楼市板块的构造过程,究竟有否规律可循?规律都是从历史当中汲取和抽象的,北京商品房市场虽然只有不到20年的历史,但从楼市板块构造学的角度,却足以抽象出一个可以被称作“三一定律”的规律。
第一个“一”,一个价值洼地。你将其理解成处女地也可以,理解成拓荒也可以,这都不是最关键的。如果一个区域的周边地价、房价、市场热度都超过位置上比邻,但价值却相差甚多的区域,那么基本上可以断定,这个区域在未来具备成为一个热门板块的基础。
举个栗子——上东区,当然不是纽约的上东区,而是北京朝阳公园东侧、东四环以东的那片区域。现在,阳光上东(资料、团购、论坛)、丽都水岸(资料、团购、论坛)、观湖国际、泛海国际(资料、团购、论坛)居住区等,俨然一副高端居住区的成熟形象。但是,倒回十几年前,这里却是一片价值洼地。
上东区被两个当时已经成熟的区域“夹着”——朝阳公园板块和丽都板块。后者是北京最早的涉外居住区,前者则在非典之后一路蹿红,两个区域当时的房价,都远远高过现在上东区的这片区域,但是当房价普涨、前两个板块发展空间饱和的情况下,这篇价值洼地的几乎就来了,也正是如此,形成了如今的“上东区板块”。
第二个“一”,一个标志性大盘。从历史规律上看,一个楼市板块构造的初始,总伴随一个标志性大盘的崛起。这个项目的体量要足够大,品质要足够过硬,销售业绩要足够好。实际上,标志性大盘的效用,就是市场重新认知区域板块价值的渠道和窗口。
第三个“一”,一众品牌开发商。在楼市板块构造学这个领域,千万别小看了“名号”的重要性。在价值洼地基础具备、标志性大盘标定板块价值之后,板块能否真正成型,就看这些大名头的开发商能否集中涌入了。
当年的房山长阳板块是最典型的说明案例。万科虽然扮演了长阳板块最早开拓者的角色,但是,正是随后首创、首开、绿地、中铁建等一线品牌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集中进驻,才形成了此后长阳板块的规模效用。只有万科一家,显然玩不转长阳如此巨大体量的市场。
三一定律说完了,但需要有实践意义。对比一下“三一定律”,当前北京有哪些正在构造中的房地产板块?攸克君觉得,丰台区西二环向到西四环区域算一个。这个区域绝对算得上价值洼地,龙湖的标志性的西宸原著在那里,现在,华润、龙湖、泰禾等一线开发其一争相进驻。
另一个更靠谱儿的,应该是榴乡桥板块。北京四环沿线楼盘价格早已突破8万大关的背景下,榴乡桥附近的房价仍保持在4~5万,可谓是成色十足的价值洼地;同时,保利和首开又联合在此地开发了首开保利熙悦诚郡(资料、团购、论坛)这个有望成为区域标杆的项目。与此同期,保利、首开、中冶、鲁能等品牌房企的入驻,也为区域带来了高品质产品和活力,从而聚拢更高的市场人气。
更重要的是,随着板块态势的逐步形成,配套建设运营的成本,将被摊薄。这样的市场规律将会进一步促使区域功能的完善,而这,就是板块价值兑现的最后一站了。